費登奎斯方法的反直覺原則與其科學

原文載於美育雜誌244期,本文為縮減版本,歡迎購買期刊

文 / 陳代樾

費登奎斯方法(The Feldenkrais Method)是身心學(Somatics)三大學派之一,也歸屬在動作教育的範疇。有趣的是,雖然與大部分的訓練(譬如體能訓練、重量訓練、現代瑜伽、有氧運動、皮拉提斯等方法)擁有相同的目的:讓學生擁有更好的動作品質、提升生活品質、並遠離疼痛,然而費登奎斯方法的訓練方式和價值信念卻時常與坊間常見的動作訓練的系統背道而馳。

當坊間的教練紛紛在增加學生練習的「強度、深度、效度」,費登奎斯老師卻是在邀請學生用「更輕、更小、更慢」的方式來感受動作;當教練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不要分心,費登奎斯老師卻引導學生「分心」去注意各種不同的身體感受、注意環境與自身產生的互動關係;當教練為學生設定明確的練習目標與達成的時程,費登奎斯老師卻將課程的目標隱藏起來,為的是創造學生能夠擁有自由自發的探索空間。

費登奎斯方法中這些「違反直覺」的要求時常讓剛接觸這個方法的學生摸不著頭緒,就算在課堂結束後感覺到動作品質的提升、姿勢的改進,卻不知其背後的原理。以下我將從三個層面分析費登奎斯方法獨特的思考方式。

1、做得更輕、更小、更慢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在演唱會現場或嘈雜的酒吧聽電話,可以聽到話語的內容,卻很難聽出是誰打電話來,就算是平常一聽就知道的老朋友也一樣。當你在大太陽底下將手機螢幕調亮一點卻感覺毫無變化,一旦進到黑暗中,螢幕亮度調亮一點都變得相當刺眼。當你在搬運塞滿書本的箱子時,你的朋友突然在箱子裡放進一把不算輕的螺絲起子,而你根本沒有發覺重量有改變。你是否發現上述這些現象都描述了感官感受一些共同的特性?

解剖學家和生理學家韋伯 (Ernst Heinrich Weber,1795-1878)關注人類對重量、壓力、溫度等刺激的反應。他發現刺激的強度需要高過一個閾值我們才能感覺到,而他稱這個能製造感官刺激的最小限度為「可察覺的最小差異(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s)」。

費希納(Gustav Theodor Fechner,1801-1887) 是韋伯的學生,對於生理學、數學、物理與哲學都非常感興趣,他進一步將韋伯的發現透過數學公式更精準的描述出來。這兩個科學家聯名的公式韋伯ー費希納定理,描述感官感受的強度(S)與感官刺激(R)呈現的指數關係(S = k log R) ,當刺激越大其變化就要越劇烈才能感受到同樣的差異,因此其「可覺察的最小差異」也越大。

費登奎斯認為動作教育的重點在神經系統能區辨差異的能力:「當我們感覺不到動作中力量使用的差異,我們的進步就停止了。」(Feldenkrais,1980,頁2)「若缺乏區辨與差異的能力,我們非常可能持續將好的跟壞的動作透過隨機的發生而混雜在一起,除了堅持努力不懈幾乎沒有任何進步。」 (同上,頁2)動中覺察並非以學會特定動作為目標而重複的鍛鍊,而是透過動作來練習覺察,區辨動作中力量使用的微小差異,為的是要找到更好的動作模式。將韋伯ー費希納定理運用在動中覺察的練習,費登奎斯清楚的知道:「當我們的感官只接收微小的刺激時,所有的感官都內建了區辨細微差異的能力。」 (同上,頁2)動作的感受也不例外,透過降低肌肉用力的程度,神經系統對於動作覺察的能力也會增加,就能夠選擇比較好的動作模式。

習慣的養成也跟我們自身的信念有關,包含我們自身的信念與這個社會具有的普世價值。費登奎斯認為我們學習習慣的養成也與社會教育的普遍信念相關:「我們通常都用辛苦的方式學習。我們被教導努力不懈是生命的美德,而我們也被誤導而相信努力不懈亦是學習的美德。」 (同上,頁2)這樣的信念深植在動作訓練與運動產業之中,好似如果沒有流汗、沒有伸展、沒有肌肉痠痛、沒有挑戰極限就不算運動,而覺察的訓練卻因為「努力」文化而被動作教育逐漸排除,那是多麼可惜的事情。

2、不要專注 

一般來說我們都認為需要專注練習,動作練習中更需要將專注導向內在,強化身體的控制也增進學習的效率。然而費登奎斯卻說:「如果專注意味著運用你能力的極致將你的注意力導向一個重點,那麼就不要專注(concentrate)。因為這僅是一種特殊的專注,作為練習很實用,但在正常職業與技能表現卻沒甚麼幫助。」 (Feldenkrais,1980,頁3)從這段話可以發現,費登奎斯認為專注有很多種方式,我們所熟悉的專注僅是一種將注意力集中的方式,而在以下這段話,費登奎斯提到另一種不同的注意力運作方式:

「在學習中,注意力必須輪流導向前景與背景,你必須先看見一棵一棵的樹,然後也看見整個樹林。熟悉前景與背景的轉換,才能同時感知兩者而沒有任何困擾,也不會為了得到效果而過度用力。」(費登奎斯,1981/2016,頁125) 

費登奎斯認為動作學習時需要的專注與閱讀相同,注意力並非集中在單一的身體部位,而是散佈在身體的每一個地方,也延伸到環境中:「因此不要專注,而是去好好關注整個處境包含你的身體與周遭環境,藉由掃描整體來覺察是否有任何改變,僅用足夠的注意力去接收。」 (Feldenkrais,1980,頁4)

因此在動中覺察的練習中學員並非在操練動作,卻是在練習關注動作的方式,或說透過動作練習注意力如何轉換與分散在背景與前景的調配能力。譬如一個平躺推腳傳遞到對角肩膀的動作,學員可以專注在腳板推地的壓力變化、可以專注在骨盤滾動的路徑、可以專注在骨盆帶動被動腳與腰椎的時機、可以專注在軀幹被順序帶動所產生的阻力與滯礙、也可以專注在頭顱往同向或反向牽引的連動、專注在眼睛看向外在世界的動機與方向。而最終注意力就能夠更平均地分佈在所有曾經注意過的每個地方,也能在不失去背景的前提聚焦在一個特定的現象,而讓身體與環境成為可自由調動形成相互影響的整體。

3、不在一開始就設定最終的目標

當我們想知道學習是怎麼發生的,藉由觀察嬰幼兒的動作發展能得到很多啟發。

主流發展心理學認為嬰幼兒的動作發展具有里程碑,譬如三個月學習抬頭、四個月翻身、五個月爬行,九個月才能學會站立行走,前一個階段的學習都幫助之後的發展,因為若是沒有學會頭頸的控制、軀幹屈伸、側彎、扭轉的能力,就不可能在直立中維持平衡,在宏觀與普遍的角度來看非常合理且必然的。

「動態系統理論」(dynamic system theory)學派最早開始關注每個獨立個體的經驗,從微觀來看就會發現發展並沒有一定的階段,有些嬰兒會跳過一些發展階段卻不會停滯不前,嬰兒也不曾有「我要在九個月學會走路」這樣目標導向的想法。嬰兒每天都自發地探索他們感到有興趣的事物,喜歡跟人互動、對物件的觸感、顏色、味道充滿好奇,這些好奇驅使他們想去看、去摸、去移動。動作給嬰兒的回饋也讓他們覺得很有趣,而會持續同一個動作好一陣子直到他們累了、睡著了。對嬰兒來說,學習都是偶然而非必然,透過玩耍和行動,嬰兒擁有越來越多跟世界互動的方式而持續成長。

        動中覺察課程注重發現的驚喜更勝目標的達成,透過隱藏最終目標,讓學員能在過程中自我創造更多可能對自我學習有幫助的目標。如果一開始就讓學員直接練習前滾翻、頭倒立等這些具風險性的動作,除了有受傷的風險,學員也必然用更多努力來達成這個練習而違反「輕小慢」的原則。

費登奎斯曾經這樣說:「我會成為你最後的老師,並非因為我是你所見過最棒的老師,而是因為你會學會如何學習。當你學會如何學習,你就會明白老師並不存在,只有學習者、與學習如何讓學習發生的人。」(引用自Leri,1997)這句話凸顯費登奎斯關注「甚麼是學習」「學習是怎麼發生的」而非僅是動作學習。在《學習如何學習》這篇文章中費登奎斯提點讀者動中覺察的練習原則,以有效提升練習的品質。而從三項反直覺的練習原則「做得更輕、更小、更慢」、「不要專注」、「不再一開始就設定最終的目標」,我希望讀者能更理解費登奎斯方法,甚至願意進到教室親身體驗,也許您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參考資料:

費登奎斯,1981/2016,《費解的顯然》。台北:心靈工坊。

Feldenkrais, M., 1980, Learn to Learn: A manual to help you get the best results from the 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 lessons. Berkeley: Feldenkrais Resources.

Leri, D., 1997, Mental Furniture: an Archeology of Moshe Feldenkrais’ Influences. Semiophysics. http://www.semiophysics.com.

Thelen, E. and Smith,L., 1994, A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and Action.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Previous
Previous

知覺轉化的機制

Next
Next

功能整合學員回饋